数据库运维人员权限安全管控缺失导致公民信息泄露
在2022年7月10日,某政府单位的公民信息数据库在进行日常维护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人员权限安全管控,导致内部运维人员误操作泄露了大量公民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公民的姓名、身份证号、住址、联系方式等敏感信息,被不法分子获取并散布到互联网上,对公民的隐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危害与影响
此次事件对公民和政府单位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和影响。

(1)侵犯公民隐私:大量公民的敏感信息泄露,可能导致个人隐私被侵犯,给公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

(2)破坏政府形象:作为政府单位,此次事件暴露出其在数据库运维过程中的管理漏洞,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

(3)潜在的经济损失:泄露的公民信息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诈骗、盗窃等犯罪活动,给公民造成经济损失。

(4)法律责任:政府单位需要承担因信息泄露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可能面临行政处罚、赔偿等法律后果。
解决方案
针对政府单位数据库运维中的人员权限安全管控缺失问题,可以通过以下产品功能来提高安全防护能力:

(1)权限管理:通过对数据库权限进行盘点,将权限与责任人主体关联,确保人员权限安全。预设不同的权限组,将安全员设置为相应权限组,区分DDL和DML数据源,确保用户只能进行相应权限范围内的操作。

(2)流程管理:自定义审批流程,对高危数据库操作实现主动掌控。通过“预先申请-领导审批-数据综合运维监管平台运维执行”的方式,管控可能对数据库和核心敏感对象造成负面影响的运维行为。同时支持多级审核,确保操作的合规性。

(3)数据脱敏管理:自定义设置数据库的脱敏字段,确保查询结果按照管理员设置的脱敏字段进行脱敏处理,防止关键敏感字段泄露。多维度自定义数据脱敏,提高数据安全性,降低数据泄露风险。

(4)审计管理:对数据运维过程进行闭环处置,跟踪过程与处置结果,实现工作量化。查询审计和工单审计功能允许审计员和管理员查看数据库操作记录和工单详细记录信息,进行信息统计、信息分类等,以及根据查询时间、安全员和查询数据库进行筛选审计。

(5)在线运维工具:平台集成了数据库管理工具PLSQL、NAVICAT的部分功能,降低运维人员的工作成本,提高运维效率。主要功能包括数据查询、导入、函数、包等,满足日常运维工作需求。

综上所述,政府单位在数据库运维过程中,应结合上述产品功能加强人员权限安全管控,提高数据安全防护能力,防止类似的公民信息泄露事件再次发生。同时,政府单位还需要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确保在日常工作中严格遵守安全规范。通过这些措施,政府单位可以更好地保护公民信息安全,维护政府形象和公信力。
技术服务可解决该问题或提供服务的企业